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当前位置: >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 >

阐发民俗节日蕴涵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时间:2024-01-20 11:30 作者:admin 点击:

  照片:摄影入门基础知识矿用提升绞车环境可靠性测试石家庄三把尺企业管理咨询炎黄风俗华阅文章编者按6月3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在湖南汨罗市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文化论坛,近70名专家学者就端午文化的传统意蕴及现代价值、端午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端午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端午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摘登部分专家的发言提要。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当我们在实施新一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时候,如何全面地审视端午节习俗的文化意蕴,更充分地发现它的现代价值,让这一古老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是纪念屈原,弘扬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的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的产生,其实并非源于纪念屈原。按照闻一多先生《端午考》一文中的说法,端午节原为古代一个龙的节日,它的产生远远早于屈原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时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变为对地方知名历史人物的关怀时,这个节日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而在民间中,也就有了纪念屈原、纪念介子推、纪念伍子胥、纪念越王勾践、纪念曹娥等种种传说。然而,影响最大的还是纪念屈原说。《继齐谐记》、《荆楚岁时记》、《金陵岁时记》、《襄阳风俗记》等古籍都记载了这一说法。这表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人民心中种下的爱,不仅战胜了人们对龙的原始性祈祷和恐惧,也胜过对其他历史性人物的怀念与追忆。这样,端午节也就被赋予了更为积极的内容,变成一种爱国主义的文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甚至不惜以身殉国,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超越一切时代和阶级的普世价值,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在。

  二是端午节习俗体现了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每到端午节期间,各地都要开展很有气势的水上龙舟竞技活动。龙舟竞渡,不仅需要大家齐心合力,动作协调一致,又要奋力进取,争当第一。这种习俗的文化意蕴,也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团结一致、奋力进取、勇为人先,正是我们取得辉煌成绩的不竭动力和精神保证。

  三是端午节习俗具有增进亲情、密切人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蕴。龙舟竞渡时人们集聚在一起,观看龙舟比赛,甚至万人空巷,此时也正是人们进行人际交流,密切人际关系的好机会。而龙舟竞渡本身,也正是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这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不无好处。这种文化意蕴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正是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应有的题中之义。

  四是端午节习俗具有文化创造与文化积累的意蕴。无论是人们建造独具一格的龙舟,还是缠包各种各样的粽子,都形成了一种文化创造的机制。而在龙舟比赛期间,人们不仅可以互相学习龙头的制作工艺,也可以互相学习彼此的龙舟竞技,同样,包粽子也是如此。这就形成一种文化积累的机制。因此,说端午习俗包含有文化创造与文化积累的意蕴是成立的,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新文化建设所必须的。

  五是端午的许多习俗体现着关爱生命、强身防病的意蕴。端午节有插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采草药、兰汤洗浴、挂香包、缠五彩线等等习俗。端午节正值初夏,天气温热潮湿,瘟疫易于滋生。因此,端午节的许多民俗事象都是为了驱辟邪恶毒害。所以,我们在过端午节时,切记不要失去这一防病祛灾、祈求健康、企盼吉祥幸福的文化意蕴。追求健康,消除邪恶毒害永远是人类的生活主题,因为生命是一切价值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端午节习俗的文化意蕴,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端午节文化意蕴和现代价值的核心所在。

  六是端午节习俗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视野看,端午节的来源是十分多样而又互为歧异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端午节来源的传说。如湖南省麻阳县的龙舟竞渡并非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祭祀盘瓠。节日的活动内容也因地而异。如彝族在端午节期间,要进山采草药;仫佬族则要抬纸船到田间,由师公巡船赶虫,以为可保禾苗成长;藏族青年男女则到野外进行赛马、对歌、丢手帕、抢帽子等活动;一些地方的苗族,还有跳鼓舞、赶花山及唱歌游方等活动。这些,都体现了端午节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演进的自然结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类文化良性成长的自身要求,也是当今构筑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石。这也正是端午节文化的重要现代价值之一。

  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是互为一体的,彼此不可割裂。端午习俗丰富多彩,其文化意蕴深厚而多样,而它的现代价值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只有全面理解它的文化意蕴的多样性,才能更好保护端午节这一重要遗产,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节日的节俗,有的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是部落先民的某种遗风。例如,清明节前的寒食,是先民换季改火的遗风;端午节的龙舟,则与水网地区先民(如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有关。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对独立的生命流程,在人类社会的代代流传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后代人往往模糊了先民遗风的真正动因,而是根据自己时代和地域的生存环境和意识,对先民遗风作出合乎自己逻辑的解说。各地区的“解说”又往往与纪念本地域的先贤挂上钩,形成民间传说。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越王勾践或孝女曹娥,湘西和桂林等地挂上伏波将军马援……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被说成端午节“起源”于营救和纪念屈原。

  “起源”当然不是,但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屈原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伟大诗人,他以自身的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他以伟大诗篇表现了自身的高洁人格。如其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不仅“太息”,而且“掩涕”,爱得多么深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节的节魂,以此,端午节又成为“诗人节”。今年的端午节前,“5·12”汶川大地震,全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大发扬,报刊、网络等媒体涌现出许多好诗歌。当此之时,我们继承端午节的优良传统,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端午节举办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端午赈灾诗歌朗诵会”、“端午赈灾诗歌大赛”,不是既合传统又合时宜吗?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协调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几十万年的阴阳转化化育人类,人身上有着大自然的密码,人类和自然界有统一性。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相应”的精神设立的,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适应。“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大自然有阴阳,人也要讲究阴阳的消长平衡。这种理念明显地体现在传统节日的形成中。

  端午邻近夏至,夏至是每年中白天最长之日,这日阳气最旺,阳极会伤人,需要避毒。《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这是大自然节律的节点,也应当是人生节律的节点。实际上这是在迎接夏天的到来。“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夏季到来,天气日益湿热,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所以人们需要一个全民的“卫生防疫节”——端午节。

  在古代的条件下,端午节人们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囊荷包,采集各种药材备用,烧药草汤洗浴……富有民俗特征的还有“艾虎”和“蒲剑”:艾,又叫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中药可以祛寒湿,干艾搓成绳点燃可以驱蚊蝇,艾绒做成炙条可以治病。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贴在虎形的彩纸上,就叫“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避邪驱瘴。蒲,即菖蒲,含挥发性芳香油,叶子中间有脊线,状如宝剑,用菖蒲作剑,或插或贴于门楣,“蒲剑”可以散发芳香,清除污浊空气,还可通窍神脑,驱赶飞虫。这些都是利用自然资源防疫防病。2003年春,当“非典”放肆时,艾叶、菖蒲等又光临百姓家中,古老的端午习俗又回到人们的记忆。

  如今,汶川大地震后急需防疫,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旧俗新用,开展全民的夏季爱国卫生大活动,这在灾区更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屈原故里湖北秭归的端午风俗可谓源远流长,久负盛名,而且别具一格。特别是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端午祭吊屈原风俗更盛。

  祭诗魂。每逢五月初五,秭归人们聚于县城的屈原祠或乐平里的屈原庙,开展祭祀屈原的活动。在祭祀仪式中,咏屈原诗作,唱《招魂曲》,祭龙舟头,向屈原塑像烧香叩拜,诵《公祭祝文》,或默哀、或叩首、或鞠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秭归已连续举办五届“端午文化节”,将祭吊屈原的活动作为端午文化节的主要内容。

  办诗会。清代《归州志》载,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诗风特盛,明清时代有好诗者结社‘骚坛’。每逢端午节前后,好诗者邀约相聚,饮酒赋诗,述志抒怀,蔚为风气”。乐平里以农民诗人为主体的“泥巴杆子”诗社——“骚坛诗社”,直至今日仍异常活跃,连年举办端午诗会,或颂扬屈原,或悼念屈原。

  回娘家。晋代《宜都山川记》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秭归人沿袭“贤姊”的美德,每届端午,出嫁的姑娘便携带着粽子等礼物回娘家省亲,看望娘家父母、兄弟姊妹及侄儿男女。有的专门到归州屈原祠或乐平里屈原庙游览并祭拜屈原,有的也到娘家祖坟地插青挂幡,祭祀先灵。

  包粽子。秭归做粽讲究,在米粽中置一粒红枣,因此流传有《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既是对屈原人格情操的赞颂,又是对屈原遭遇的真实写照。

  赛龙舟。秭归的龙舟竞渡独具特色,龙舟式样色彩缤纷,竞赛水域惊险刺激,祭祀程序庄重肃然,竞赛场面震天动地。特别是吊唁屈原的“招魂”仪式,悲壮婉转,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悬白艾。每年的五月初五凌晨,乐平里人家家户户采割“露水艾”,在门头、窗棂上悬挂一束束用红纸条扎成的白艾。如果熏制艾绒,不仅醒脑提神,而且驱虫治病。屈原《离骚》有“今直为此萧艾”的诗句,视艾为恶草,影射楚王朝廷奸党邪人。据传说,乐平里的人们为表达对屈原的热爱和对昏君奸臣的痛恨,故悬艾草于门楣,意将奸臣邪人悬于门上示众。

  挂菖蒲。端午节于门户上悬挂菖蒲剑,以示纪念屈原。菖蒲叶长达一尺至数尺,外形如剑,因此秭归人称其“菖蒲剑”。民间流传有“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于避邪”之说。据秭归民间传说,秦兵欲挖掘秭归屈原祠的屈原衣冠冢时,神仙托梦告知百姓,家家户户于门旁悬挂菖蒲剑,并在屈原衣冠冢上遍插菖蒲剑,秦兵见遍地皆剑,也知晓百姓对屈原有深厚的感情,不敢贸然动手,果然以此法吓走了胆怯的秦兵。

  系彩丝。屈原故里端午系彩丝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粽时缠丝。做粽缠丝是为了屈原投江后的尸首免遭蛟龙劫食。秭归端午龙舟竞渡时,必向江中抛撒缠丝的米粽;二是手臂系丝。秭归女性及儿童用五彩丝织品系于臂,既起着妆饰和避邪的作用,又意在怀念屈原。

  送画符。每遇五月初五头端阳,乐平里屈原庙的守庙人开始到周围农户家中送“端阳符”、讨善款、求喜钱。画符中的图画均是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等内容,有时配有“祛邪扫瘟”的红色字画,贴于各户神龛之下,三个端阳后将其焚烧。

  佩香袋。屈原在其作品中有特殊的“香草”情结,如《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秭归人为承袭屈子文风及其精神,将香袋中装上桂皮、花椒、丁香、茴香、山奈,或装上白芷、雄黄、花椒、细辛、苍术,称为“五香”。这些香草植物均是屈原在其作品中所颂扬的。

  先秦时代本无“农”字。在古汉语中,“龙”字原作“垅”,实为“垅田”之意,是中国早期农业形态的表述或泛称。早在七八千年前,汨罗江地域龙(农)的传人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至二十五日,把祭农田大水的食物装载在浮在水面的物上(浮船)让神享用,保佑丰收。这个祭“农田”的节日,被后人称之为端午节。汨罗江农民在农田里平田时,把高处的泥巴挖在一个木制的板状拖船上拖到低谷;把秧、湖草、杂肥拖至田中,把禾拖回家中,这种拖船便是中国最原始的“龙船”(农船)。

  中国龙舟文化产生于神龙出现之后。西汉《穆天子传》是出现中国龙舟的最早文献,时间在汉代君王自称天子的年代。西汉时代又出现了龙舟竞娱的活动。中国龙舟文化的发展基础由屈原精英文化奠定。且不论屈原的死因为何,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抗秦楷模,屈原受世人爱戴,由于他是端午节时间去世的,汨罗江地域端午节祭“农田”的祭典又多了一个纪念屈原的内容。

  总的来说,各种史料和古代诗作说明了四个问题:一、龙舟竞渡本是汨罗江民众端午节祭“农田”(龙)祭典活动的延续,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二、汨罗江端午节龙舟竞渡纪念屈原的活动经过时间的推移,在中国已经形成全民祭祀屈原的习俗。三、端午节龙舟竞赛活动由民众自发组办演变成民办官助、官办民助的形式,活动声势愈来愈大,场面覆盖愈来愈广,形成了中国龙舟文化。四、端午节龙舟竞渡加入了纪念屈原的内容,使龙舟竞渡充满团结协作,奋力拚搏的精神,形成中国人民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的精神支柱。

  20世纪80年代起,汨罗江龙舟竞渡规模逐步升级:1980年,赛事由湖南省外亊办、岳阳行署和汨罗县政府联合组办;1984年,国家体委把龙舟竞赛活动定为正式体

  育项目;1991年,首届国际龙舟节把“龙舟竞赛”推向世界;2002年,全国214个县市开展龙舟竞赛活动;2004年第五届世界龙舟锦标赛,17个国家和地区68支龙舟队参赛;2005年中国岳阳(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台湾诗人余光中带领三十万民众朗诵他的诗作《汨罗江神》;2006年端午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推出《传奇中国节》系列直播节目,并在台北、贵州镇远等处设分直播点;2007年举办中国汨罗江龙舟节、第四届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以及全国少数民族龙舟邀请赛。2008年端午节是全国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的第一个传统民俗节日。汨罗承办的2008中国汨罗江端午节,以“喜迎奥运、欢乐端午”为主题,分忠贞端午、激情端午和欢乐端午三个篇章。

  汨罗江原始稻作文化是端午节产生的母体,端午节孕育着中国龙舟文化的产生。中国稻作文化端午节哺育着中国龙舟文化的发展。秦、汉以后,中国龙舟文化在屈原爱国主义精英文化的渗透下,茁壮成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吟咏端午的诗词,多以悼念屈原为题材,忧国忧民。在唐代,有杜甫的“端午被恩荣。”李隆基的“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在宋代,有晁补之的“想沉江怨魂归来,空惆怅,对菰黍。”文天祥的“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在元代,有韩奕的“歌罢楚辞新月上,曲影如沟。”在明朝,有贝琼的“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夏元吉的“五月五日天气晴,古罗士庶思屈平。”至现代,有谢觉哉《端午述旧——致何叔衡》中的“怀沙屈子千秋烈,焚券田文一世豪。”于右任在《诗人节》的序中则倡导“文艺界以端午节为诗人节,纪念屈原也。”

  吟咏龙舟竞渡的诗词,多激励人们求索奋进,拼搏有为。唐刘禹锡的《竞渡曲》非常逼真地描写了龙舟在鼓节声中奋然争先的场景:“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张建封的《竞渡歌》则语言明丽,细腻生动:“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储光仪的《观竞渡》音韵铿锵:“习棹江流长,迎神雨露开。标际绿云动,船逆清波来。”宋代刘过的《沁园春·观竞渡》更是热闹非凡:“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还有张耒的“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刘克庄的“早已有游人观渡,大逢场慵作戏,任白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均是脍炙人口之作。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写得活灵活现:“云旗猎猎翻霄汉,雷鼓嘈嘈殷碧流。”清代黄士瀛的《盘溪观龙舟竞渡》则描写观众对龙舟竞渡的全心投入:“锦标一夺群披猖,旁观亦觉兴飞扬。”台湾钱琦则有“年年端午争竞渡,可引诗情上碧霄”之句。在端午龙舟的发源地湖南省汨罗市,自北宋熙宁年间至民国七年的800多年时间内,104种诗词集都收有关于龙舟竞渡的诗词联赋。

  吟咏粽子习俗的诗词中,人们也总是将其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唐明皇李隆基有“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孟郊的五古《旅次湘沅有怀灵均》怀念并追思屈原:“悠哉风土人,角黍投川隅。”宋代刘克庄的《贺新郎·端午》既写了端午习俗挂艾虎,也写到了粽子:“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张矩的《念奴娇·重午次丁广文韵二首》是这样写粽子的:“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欧阳修的《端午帖子》云:“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感巧言。”陆游的诗中也有“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胡仲弓的《端午》诗中有“画舸纵横湖水滨,采丝角黍斗时新”之句。杨元咎的《齐天乐·端午》词很欣赏荆楚的粽子:“角黍包金,菖蒲泣玉,风物依然荆楚。”元代《析津志辑佚》一书中有“都庆端午”,“进上凉糕并角黍”的记载。明代诗人高启的《角黍》诗云:“香茭裹秫炊,投寄楚江湄……”

  卷帙浩繁的端午诗词,促进中华儿女求索拼搏,勇敢坚毅,以天下为己任;激励炎黄子孙忧国忧民,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其文化价值无法估量。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